联系我们 | |
网址: |
|
E-mail: curesure@cure-sure.com |
|
电话: 0755-26038889 |
|
【工作动态】
传染病专项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缅边境艾滋病防控工作,在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传染病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艾防中心”)子课题“一带一路”项目开展了中缅边境HIV尿液传递检测项目,探索提供更加便利的HIV检测服务。8月28日,艾防中心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启动了中缅边境HIV尿液传递检测项目,艾防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分别就项目实施方案、基于尿液检测的HIV感染者发现策略、北京市HIV尿液传递检测经验以及缅汉双语版网站使用进行了培训,并在会后前往现场进行调研。该项目的启动将为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边境地区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重要经验。
10月2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在新疆霍城县召开了传染病专项布病专题调查工作总结会,对山西和新疆布鲁氏菌病高危人群专题调查进行了总结报告。按照《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中对地区的划分,山西和新疆属于一类地区,近5年发病率均居全国前五位。依据重大专项研究设计,选择山西和新疆开展了布病专题调查。会上,相关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课题负责人针对当地布病高危人群的感染现状、感染率、调查完成情况、课题主要结果以及专题调查情况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对山西、新疆调查现场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给出了建议并且进行了讨论、交流,同时指出,今后针对我国重点地区布病防控工作需要做到扩大教育对象的覆盖面,同时应对重点人群,如青壮年、文化程度较低者、外来扶贫干部等人开展精准防控。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当做到实时更新,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适时修改健康教育的内容,做到提高优势的同时,补足短板。
【重要进展】
传染病专项
9月7日,夏宁邵教授团队在《自然》子刊《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题为“Near-atomic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structures of varicella-zoster virus capsi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疱疹病毒α家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不同类型核衣壳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阐明了VZV核衣壳不同组成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与衣壳装配机制,为进一步开展新型载体疫苗设计及抗病毒药物等研究提供重要支持。此次研究填补了人类α疱疹病毒VZV结构信息空白,为揭示不同疱疹病毒结构异同点并进一步研究该类病毒组装的共性问题提供重要基础,也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和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科学线索和理论依据。
10月20日,吴建国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杂志《Cell Reports》发表了题为“MYSM1 represses innate immunity and autoimmunity through suppressing the cGAS-STING pathway”的研究论文。去泛素化酶MYSM1主要功能是去除组蛋白H2A的泛素化修饰,是一种重要表观遗传学修饰的关键因子,在造血功能,免疫系统,皮肤、组织、视力、骨骼发育,浆细胞分化等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发现DNA病毒以及胞外DNA可诱导MYSM1表达,进一步证明干扰或者敲除MYSM1会导致大量炎性细胞因子过度分泌,表明MYSM1负调控DNA诱导的天然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从而证明MYSM1在抗病毒感染和调控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团队还发现MYSM1与红斑狼疮相关,在红斑狼疮患者中MYSM1表达量显著下降;在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过表达MYSM1,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表明MYSM1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此项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抑制天然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同时证明MYSM1可以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具有防治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在应用价值。
来源:国家卫健委科技教育司